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警惕!国庆期间,别再被这些谣言骗局忽悠了

  • 资讯
  • 2025-10-03 02:03:54
  • 7

随着国庆假期的临近,人们纷纷计划着出游、聚会和放松,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时刻,网络上却也暗流涌动,各种谣言和骗局层出不穷,企图利用人们的欢庆心情进行不法之举,为了维护一个健康、和谐的网络环境,让每一位公民都能度过一个安全、愉快的国庆假期,我们有必要揭开这些谣言和骗局的伪装,提高警惕,共同防范。

旅游类谣言:小心“旅游陷阱”

警惕!国庆期间,别再被这些谣言骗局忽悠了

1.1 假冒旅游团信息

不法分子常常通过社交媒体或短信群发,发布虚假的旅游团信息,以超低价格吸引游客报名,一旦游客上钩,他们就会在行程中强制消费、增加额外费用,甚至直接卷款消失,选择旅游团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旅行社或官方网站进行预订,切勿轻信来路不明的信息。

1.2 旅游安全谣言

网络上流传着各种关于旅游目的地的安全风险谣言,如“某地发生大规模疫情”、“某景区发生严重事故”等,这些谣言不仅会破坏旅游目的地的形象,还可能引发不必要的恐慌,面对此类信息,应保持理性判断,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真伪。

食品安全类谣言:守护舌尖上的安全

2.1 食品添加剂谣言

国庆期间,各类美食琳琅满目,但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谣言也屡见不鲜,如“某品牌食品含有致癌物质”、“无添加即是最健康”等,这些谣言往往利用人们对健康的担忧进行误导,食品添加剂在合理使用范围内是安全的,关键在于选择正规渠道购买、查看产品标签和配料表。

2.2 假冒食品

不法分子还会利用节日期间人们对食品的高需求,销售假冒伪劣产品,如假冒的进口食品、过期食品改换包装等,在购买时,应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和正规渠道,注意查看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。

网络安全类骗局:警惕网络陷阱

3.1 假冒官方网站和APP

不法分子常常仿冒官方网站或APP的界面和名称,诱骗用户输入个人信息或进行交易,如假冒的购票网站、支付平台等,在访问网站或下载APP时,应仔细核对网址和开发者信息,避免误入陷阱。

3.2 网络诈骗

国庆期间,网络诈骗活动也进入高发期,如“中奖诈骗”、“冒充公检法”等,这些骗局往往利用人们贪小便宜或恐慌的心理进行行骗,面对此类信息,应保持冷静,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。

疫情防控类谣言:科学防疫不松懈

4.1 虚假疫苗信息

关于疫苗的谣言在疫情期间尤为猖獗,如“疫苗有严重副作用”、“疫苗无效”等,这些谣言不仅会引发公众对疫苗的信任危机,还可能影响疫情防控大局,应相信科学,通过官方渠道了解疫苗相关信息。

4.2 疫情防控政策谣言

不法分子还会利用人们对疫情防控政策的关注,散布虚假信息,如“某地已取消所有防疫措施”、“疫情即将大爆发”等,这些谣言会引发社会恐慌和混乱,面对疫情防控政策,应关注官方发布的信息和权威专家的解读。

如何有效防范谣言和骗局?

1、保持理性判断:面对网络上的各种信息,应保持冷静和理性,不轻信、不传播未经核实的信息。

2、核实信息来源:通过官方渠道获取信息,如政府网站、权威媒体等,对于来路不明的信息,应多方求证后再做判断。

3、提高个人防范意识:定期学习网络安全知识、防骗技巧等,增强自我保护能力。

4、积极举报谣言:发现谣言和骗局时,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或平台举报,共同维护网络环境的清朗。

5、参与辟谣行动:积极转发权威机构发布的辟谣信息,帮助更多人识别谣言、远离骗局。

在这个举国同庆的时刻,让我们携手共筑网络安全防线,用实际行动抵制谣言和骗局,共同维护一个和谐、健康的社会环境,让国庆假期成为每个人心中美好的回忆,而不是成为谣言和骗局的受害者。

有话要说...